在使用 DP缺陷预防之后,缺陷呈现如下特征:
(1)缺陷发现率与时限的关系
在采用 DP缺陷预防策略后,在每一阶段发现的缺陷数量和使用 DP缺陷预防策略之前,其产生数量的分布见图1-1。
“注入阶段”和“发现”矩阵。
图1-1 DP预防缺陷策略对缺陷率的影响
如图所示,使用 DP预防缺陷策略后,缺陷的特征发生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:
1)在需求和设计阶段发现的缺陷数量增加,表明在所有缺陷中有较多的前期发现缺陷,这样可以减少缺陷修复的成本。
2)总体缺陷减少,即发现的总缺陷数减少,这得益于研发初期大部分缺陷发现。
(2)缺陷过滤器
在采用 DP防止缺陷的策略之后,缺陷就像漏斗一样,在每个测试阶段可以过滤掉某些缺陷,如图9-28所示。
如图所示,每经过一个阶段,缺陷就会减少大约20%,直到测试结果,系统99%的缺陷都得到了解决。
防止缺陷的过程就是:在研发过程中,采用防止缺陷的策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其缺陷预防的具体过程见图9-29。
对每阶段引入的缺陷进行分析,可以确定阶段引入缺陷的比例是否合理,是否与历史数据相。
图1-2缺陷过滤器
缺陷移率的公式:
图1-3预防缺陷策略
下面是关于防止缺陷的总体策略的详细步骤:
步骤一:项目进行研发,研发过程主要包括需求管理、设计和编码三个阶段,这里统称为研发阶段,因为在分析缺陷预防时,研发阶段不需要分的那么仔细。
步骤2:在测试期间,要找出缺陷,在这一点上记录缺陷和追踪缺陷是必要的,现在主要是通过缺陷管理工具来记录和跟踪这些缺陷。
步骤3:记录的问题将被收集到缺陷数据库中,同时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,分析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。
第4步:深入分析缺陷分布的趋势及成因,旨在找出现阶段研发中存在的问题。
步骤五:通过分析过程寻找改进的方法,然后对目前的研发流程进行改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实际上在分析过程中很难一次进行改进,可能需要多轮分析和改进。
当采用发展规划战略时,管理层必须在组织和项目层面作一些书面的说明,当然这样的书面陈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与发展规划有关的长期资金计划、资源和与发展规划有关的内部管理。
发展规划实施前,需要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,培训主要包括软件保障、配置管理、文档支持以及一般统计方法等方面。
对 DP小组进行沟通与协调的事项应在整个 DP活动中定期进行。在审查期间,通常有必要确定下列方面的内容:
产生缺陷的原因。缺点的效果为防止缺陷而花费的改善费用。预期的软件质量影响。
关于预防和分析缺陷的具体步骤如下:
(1)数据文件和计量
资料档案是整个缺陷分析最基础的工作,没有资料档案的支持,就不可能对缺陷进行详细的分析。经常有缺陷的数据会被集中记录在一个存储库中,有些具有专门的缺陷分析管理工具,这些工具与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缺陷管理工具也可能不同,从而使 DP团队能够更容易地跟踪和分析这些缺陷。故障分析管理系统可详细查看缺陷细节,并提出对开发修改计划或建议。该分析系统也将记录缺陷修复成本与时间之间的关系,以及缺陷最终未被修复所带来的风险。
有必要定期对缺陷预防活动进行回顾,以便更好地帮助管理者判断缺陷预防的状况。审阅和审阅的时间应该由组织来决定,有可能这段时间会很长,而在此过程中应存在处理异常的机制,当出现异常时应有方法进行处理。审查要注意的问题包括:主要缺陷、缺陷的分类以及缺陷分析的频度。
另外,相关管理人员应审核 CP策略的有效性,对某些活动、缺陷的实际修复成本和预计成本进行文档化。验证缺陷预防策略是保证缺陷预防策略成功的有效途径。
(2)个案分析
首先,我们收集了整个分析过程中的一些数据,即我们做了一个数据仓库,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测量。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,应该对这些案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,这是整个缺陷预防的最重要一步。实例分析法就是常见的缺陷分析方法,而9.6节对常见的缺陷分析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。
(3)基准线
当分析前一项时,需要为所分析的数据建立一个参考基准,这种基准主要是用来分析其它项目时参考的,其中许多缺陷分析方法实际上应该有一个参考值,否则数据分析就比较困难。
分析数据时,要把数据分类,正如 ODC缺陷分析法,实际上就是从不同的维度对缺陷进行分析,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缺陷。在研究开发阶段,分析时分为5个阶段:需求分析,系统设计,详细设计,编码和系统测试。通常从10个角度对缺陷进行分析,并将其划分为三级,这时就可以用4位数来表示每一类缺陷,10种类型的分类和说明见表1-4。
表格1-4缺陷分类
以上只是缺陷的简单分类,这种分类仍然过于庞大,以至于还不足以找到预防的方法,因此,需要对缺陷进行再一次挖掘,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,以便更好地找出缺陷的原因。以下以分析需求为例,对需求引起的缺陷做了详细的分析。
以下为某项的实际数据,按上述10个类别将缺陷分类,分类后的缺陷分布见表1-5。在上述10个缺陷类别中,对需求类缺陷进行了二次挖掘,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需求的缺陷进行了分析:需求完整性、需求陈述、需求变化和需求正确性。缺陷的分级分布见表1-5。
表格1-5缺陷分布情况按10大类分析
按表1-6分类的缺陷分布
以下是对需求完整性的第三次挖掘,分析影响需求完整性的原因,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:
要求不完全、缺少或没有明确的需求,以及太广泛的需求,分类的缺陷分布见表1-7。
图1-7第三次采掘缺陷分布
多个缺陷挖掘的目的是发现缺陷分布的根源,上面只对需求进行分析,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其它维度。
在深入挖掘并分析每一维度的内容之后,再根据根本原因分析法寻找改进的方法或过程,避免下一版本出现类似的缺陷。对共同的缺陷类型,当然,我们最关心的是优先级。对于 DP分析过程中预防 DP的会议或相关培训,都要纳入研发阶段,并记录和测量缺陷,以决定预防措施是否有效。
在此基础上,对改进后的缺陷分布进行分析,并与改进前的缺陷分布进行比较,确定其预防策略的有效性,然后将预防策略写入公司的标准过程体系中,然后再对缺陷进行分析,如此不断循环,不断完善 OSSP标准流程,这样就会越来越有效地预防缺陷。
(1)预期成果
期望值是指当我们持续改进缺陷预防策略时,这些预防的策略必须被纳入一组标准的过程中,以及每一阶段预防策略的检查点,以形成规范文章。
有待改进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需要一组方法来在需求文档中对需求编号。
当描述需求时,应该有一套方法来减少不明确的需求。
把公共支持和执行提取作为策略。
改善软件需求规范的模板;
要求阶段应采用上下文的方式表达,在设计阶段应采用功能界面或界面的方式进行表达。
每一阶段都改进了每一阶段的检查点清单。
开发策略和会议讨论或评审策略的分析。
要有一套测试策略。
缺陷预防战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估:
研究与开发过程中,每一阶段缺陷总数减少。
研究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缺陷分布变化,即前期发现缺陷数量占总缺陷数的比例增加。
降低发展成本。
发展周期缩短。
(2)改进战略的结果
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到缺陷预防的改进策略,而这些改进策略必须应用于整个研究开发过程,才能实现真正的缺陷预防。
计划之初,在研究与开发的每个阶段,必须召开相关会议,以阐述预防缺陷和因果分析的重要性,并应在每一阶段的评审中提供相应的检查清单,在进行同行评审时应对照这些检查清单进行评审。
利用缺陷追踪系统对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,研发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应该用到缺陷追踪系统,现在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缺陷管理系统,将缺陷记录在缺陷管理系统中,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跟踪缺陷解决的方法,从开始记录到处理结束之后的整个解决过程。
当对缺陷进行原因分析时,缺陷的解决方案一定要让人满意,并通过会议来讨论,这样可以让大家在整个缺陷的预防和改进过程中有一个更好的认识。
上述五步为缺陷预防的步骤,核心是分析缺陷,确定改进的流程。
以上是关于软件测试的知识,由多测师亲自撰写,全网独家提供! https://www.duoceshi.com/
联系人:王老师
手机:15873483787
电话:0755-21072941
邮箱:hr@duoceshi.com
地址: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人民路宾馆花园18栋信盈广场A栋4层